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资讯 > 治疗进展

2009版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时间:2009-12-02 点击: 标签:

  
二十三、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治疗建议
1. 一般建议:有效降低或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必须最大限度地优化血糖控制(A)和血压控制(A)。
2. 筛查:
⑴成年和10岁以上的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生5年内,需由眼科专家或验光师进行散瞳和全面的眼科检查(B)。
⑵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不久,需由眼科专家或验光师进行散瞳和全面的眼科检查(B)。
⑶此后,所有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到眼科复查;1次或多次眼科检查正常者,可考虑每2~3年复查1次;如果视网膜病变处于进展期,则需增加检查频率(B)。
⑷糖尿病妇女计划怀孕或已妊娠者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以评估危险因素和进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孕妇需在孕期前3个月内行眼科检查,孕期至产后1年内密切随诊(B)。
3. 治疗:
⑴对于有黄斑水肿、严重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立即就诊于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经验的眼科医生(A)。
⑵对于具有高危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显著黄斑水肿和严重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激光光凝治疗能降低失明的风险(A)。
⑶由于阿司匹林不会增加视网膜出血的风险,对于有视网膜病变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保护心血管系统(A)。

二十四、神经病变的筛查与治疗建议
1. 所有患者在确诊之初应行简单的临床测试,以筛查远端对称性的多神经病变(DPN)并至少每年随诊筛查1次(B)。
2. 除非有典型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E)。
3. 2型糖尿病诊断之初和1型糖尿病在诊断5年之后,需筛查有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但是,一般很少需要特殊检查,它们也不会影响治疗或预后(E)。
4. 治疗远端对称性的DPN和自主神经病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E)。

二十五、足病治疗建议
1. 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进行1次全面的足部检查,以评价发生足部溃疡和截肢的风险。足部检查包括:视诊、足部动脉搏动和保护性感觉的缺失程度(10g尼龙丝试验加以下任意一种测试:128Hz音叉振动试验,针刺感觉,踝反射或震动察觉阈值)(B)。
2. 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B)。
3. 对于有足部溃疡和足病高危患者,特别是有溃疡或截肢病史的患者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B)。
4. 吸烟者、保护性感觉缺失和足部结构异常以及有下肢并发症病史的患者,应就诊于足医师,以进行长期的足病预防和终生监测(C)。
5. 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初筛包括跛行病史的调查和足背动脉评估;鉴于许多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没有症状,故应测试踝肱指数(ABI)(C)。
6. 有明确跛行或踝肱指数阳性的患者需行进一步血管检查,以决定运动、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方式(C)。

二十六、儿童与青少年患者糖尿病诊疗建议
1. 血糖控制:儿童或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需考虑年龄因素,幼儿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E)。
2. 肾病:
⑴年龄在10岁以上、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儿,每年需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取随机时间点的尿样,计算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E)。
⑵已明确两次以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持续升高者需加用ACEI类药物,逐渐加量以尽可能使尿微量白蛋白达到正常水平(E)。
3. 高血压:
治疗的首选药物为ACEI类药物(E);其他治疗见修订要点“并发症的防治”。
4. 血脂异常:
⑴筛查:①如果有血脂异常(总胆固醇>240mg/dl)或55岁以前发生冠脉事件的家族史,或者家族史未知,年龄在2岁以上的患儿,在确诊和血糖控制之后应进行首次空腹血脂筛查;如果不考虑家族史,首次血脂筛查可在进入青春期时进行(≥10岁)。所有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均应在诊断后不久和血糖控制后进行血脂筛查(E);②血脂异常的患儿,每年均需监测血脂。如LDL<2.6mmol/L,血脂检测应每5年复查1次(E)。
⑵治疗:①初始治疗包括:最大限度地优化血糖控制和采取美国心脏学会饮食标准,通过饮食控制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E);②年龄≥10岁,通过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LDL≥4.1mmol/L或LDL-C>3.4mmol/L伴一种或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儿,建议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E);③治疗目标为将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E)。
5. 视网膜病变:
⑴年龄≥10岁,病程3~5年的糖尿病患儿,应进行首次眼科检查(E)。
⑵首次眼科检查之后,每年应随访检查1次;必要时可在征得眼科医师的同意下减少随访频率(E)。
6. 乳糜泻:
⑴ 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乳糜泻,而血清IgA正常,需尽快测定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或抗肌内膜抗体(E)。
⑵如有生长障碍、体重增加障碍、体重下降或胃肠道疾病症状,必须重复检测(E)。
⑶对于无症状患儿,必须考虑定期进行重复筛查(E)。
⑷抗体阳性的患儿应咨询胃肠疾病的专家(E)。
⑸已确诊有乳糜泻的患儿,应咨询营养师,给予无麸质饮食(E)。
7. 甲状腺功能低下:
⑴ 1型糖尿病的患儿在确诊后,即应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E)。
⑵代谢控制正常后应测量TSH的浓度,如果浓度正常,需每1~2年重复测量1次。如果TSH异常,则需测定游离T4(E)。

二十七、孕前管理
1. 准备怀孕之前应尽可能将HbA1c控制到正常(<7%)(B)。
2. 从青春期开始,应将产前咨询纳入所有育龄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随访(C)。
3. 糖尿病妇女计划怀孕者,孕前应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冠心病的风险评估(E)。
4. 由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常用药物,如他汀类、ACEI、ARB和绝大多数非胰岛素治疗等均在妊娠期禁用或不推荐使用,因此,怀孕之前必须对患者所用治疗药物进行评估(E)。
二十八、老年患者
1. 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长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与年轻成年患者的水平相同(E)。
2. 其他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依个人情况可以相对放宽,但需避免高血糖症状或是其他高血糖相关的急性并发症的风险(E)。
3. 进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情况和受益时间的长短;控制高血压对任何老年患者都有益;而调脂和阿司匹林的治疗可能只对那些预期寿命至少与临床实验观察到的一级或二级预防有效的时间相等的患者才有益处(E)。
4. 老年患者并发症的筛查需因人而异,但对于可能影响脏器功能的并发症,必须予以特别关注(E)。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