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并发症知识

并发症,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作者:时间:2010-09-14 点击: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作为糖尿病患者,也许我们更担心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由它带来的各种无法事先预料到的并发症。
  我敢肯定,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烦恼绝对比身体上的要多,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并发症的恐惧,相比而言1型糖尿病患者更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整日活在焦虑不安的情绪中,因为心理原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比如有些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尿频、尿急、腹痛等现象,有些人在面试前会出现胸闷、气急、头痛等症状,这说明人处于压力(应激)之下会产生生理反应。心理学上有很多实验证明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心理上的不健康容易导致生理问题的出现。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有机体接连受到无法预期的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弃自我的心态,心理学上把它称为Learned helpless,习得性无助。
  另一方面,无法控制局面的负面情绪导致生理疾病的迅疾滋生,是挫败感对身体的剧烈伤害。
  1958年,一位叫布雷迪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名为“执行猴”的实验,他把一对猴子同时绑在两个并排的椅子上。一只猴子叫做“执行猴”,它可以按一杠杆来避免电击,如果间隔20分钟按一次杠杆,它就永远不会受到电击。如果到了20分钟的间隔时间它没有按杠杆,就要被电击,另一只猴子同时也受到一次电击;“执行猴”避开电击时,另一只猴也不受电击。也就是说,另一只猴子和“执行猴”所受的电击次数是相等的,所不同的是它无事可做,只有把命运交给“执行猴”。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由于“执行猴”的压力与紧张程度较大而患上了胃溃疡,另一只猴子却因无所事事,心态放松没有患胃溃疡。
  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者外部事件的时候,人很容易产生无望感,就像糖尿病并发症——在我们对糖尿病已经有了相对稳定和深入的了解之后,并发症可能带给我们的一系列“飞来横祸”更容易让我们终日惶惶不安。因为它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我们事先无法精确掌控的。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能恶性循环。就像同样半杯水,悲观的人认为只有半杯水了,乐观的人却看到还有半杯水的道理类似,相比起整日担忧自己何时患上并发症,消极抵触和否定,不如调整心情,换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好好想想怎样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有时候,同一个现实,不相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有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说,这是有些患者年逾古稀仍没有并发症,有些患者年纪轻轻就麻烦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句话说得好:请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那么,面对已经出现或尚未出现,也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的并发症,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