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资讯 > 热点关注

关注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重要细节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作者:曦婕时间:2010-11-10 点击: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与高血压几乎相当于“姐妹病”,约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血压管理已成为糖尿病与心血管医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布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共识(草案)》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意见。现对糖尿病血压管理中的重要细节予以关注。

  细节1: 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

  疾病方面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高血浆容量状态和钠潴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难以控制。临床试验表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较一般高血压患者需要增加50%的药物控制血压,且肾动脉狭窄发生率更高。

  患者方面 仅4%~10%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知晓血压控制目标。为了减少医疗花费,以及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认知缺乏等原因导致患者无法坚持用药和随访。2002年一项调查显示,2/3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知晓CVD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半数以上患者不知道自己是CVD高危人群,仅5%认识到降低血压能降低CVD风险。

  临床医生方面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均归为高危或极高危组,而医生对降压治疗的认识却远不及降糖。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未经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血压≥130/80 mmHg或≥140/90 mmHg者仅10%和15%开始接受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就诊时未测量血压,临床医生在血压不达标者的随访中可能过多考虑药物成本,而未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也是血压无法达标的重要原因。

  细节2 :糖尿病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应强调贯彻“三级预防”方针。一级预防是预防代谢危险因素;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并加以规范化管理和病情达标控制;三级预防是多学科协作,多重危险因素干预,全面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疾或早亡。此外,早期诊断和强化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仍须进一步强调。

  细节3 :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值与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值的界定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制定治疗方案。此外,降压治疗应“质”“量”并重,前者包括血压达标、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少和依从性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存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其血压必然随增龄而逐渐升高,可能是一种生理补偿机制,故血压控制难度较大。若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梗死等,故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值应略高于一般高血压人群。

  ● 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130~140/85~90 mmHg,并不强求降至理想水平。

  ● 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不再随增龄而升高,但舒张压会逐年下降,此时若使用降压药须严密观察,防止出现舒张压过低的现象。

  ● 8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常有自然下降现象,且多伴有严重心、脑、肾功能减退。这类患者应谨慎使用降压药物,以防止出现低灌注症状。

  ● 对于脑血管病急性期及伴有重度脑血管狭窄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卒中后降压治疗目标值定为<140/90 mmHg较为安全。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