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知识

为什么我国糖尿病病人突然变得这么多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时间:2010-04-11 点击: 标签: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会记得,我们年轻时没这么多糖尿病病人,怎么一下子就冒出这么多来,下面试着分析一下。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糖尿病的病根有两个,一个是遗传,另一个是环境,确实不错。我国的情况与瑙鲁有点儿类似,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家日趋衰败,人民日趋贫困。直到解放,甚至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民一直没有真正摆脱贫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只是近20多年的事情。想想20世纪80年代初,所有的食品还受票证的限制,您不想控制饮食都不行,您想上下楼坐电梯,您想出入打的或开私家车,哪儿有那么多呀。所以,从鸦片战争以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人民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这140年漫长的历史足以使我国民众体内“节约基因”的比例很高,强度很大。这种基因使人具有“积攒能量,以备荒年”的能力,有这种基因的人在能得到食品的时候,善于把热量积攒起来,以便将来忍饥挨饿时能躲过一劫,不至于被饿死。也就是说在饥荒来临之时,缺乏“节约基因”的人就容易被饿死,而有这种基因的人就可以幸免于难,得以存活。由于适者生存的道理,久而久之,中国人群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人多半都具有“节约基因”。可以说,在贫困时期,“节约基因”是一件好事,使个体得以生存,种族得以延续。在那个时期,自然对人类进行着第一次淘汰,让那些没有“节约基因”的人被饿死。

基因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至少3~5代人的时间,也就是说需要100年以上,但环境的改变可以十分剧烈。改革开放以来仅20余年,中国发生了巨变,初步进入小康。生活的巨变,并不意味着基因也随着改变,到了不愁温饱的时候,原来存在于体内的“节约基因”又从好事变成了坏事,使人还没吃几天饱饭就发胖,就产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到这会儿,自然又对人类进行第二次淘汰,这回淘汰的是节约基因丰富的人,让他们得上现代病,残废或者过早死亡。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水平必须和基因类型相适应,否则人就活不好,甚至活不了。当生活模式发生剧变之时,遗传基因的变化往往赶不上生活水平的变化。想想看,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能不造病吗?因此当生活水平的变化超过遗传基因变化的速度时,也就是糖尿病暴发性流行之日。这就是糖尿病遗传因素的意思。

我国糖尿病病人剧增的现象,是近20年才出现的。既然遗传因素不可能迅速改变,为什么近20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条:

       经济状况迅速改变

    原来中国人比较贫困,多数人仅处于温饱状态,体形也比较瘦。那时候,你不想控制饮食行么?每月就那么几两肉,几两油,剩下的就那么干巴巴的30斤粮食。那时候人们可不得糖尿病,得的是浮肿和肝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多数人可以随意吃喝,甚至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就给肥胖和糖尿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老年化倾向

       据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人们管这种现象叫“增龄效应”。目前,我国人均寿命正在逐步增高,已经比解放初的40岁以下几乎翻了一番。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超过7%,那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固然有年轻化趋势,但毕竟还是老年人容易得;而且即使是青年得病,糖尿病也不会一下置人于死地,总会带着疾病进入老年。所以老年人多,糖尿病人数就增长,这也是可以想象的。

       对糖尿病的警惕性及糖尿病的检测手段的提高

     现在诊断糖尿病是十分容易的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又十分明确简单,只要抽个血就能查出有没有糖尿病。所以说,现在只有想不到糖尿病,没有查不出糖尿病的。这也使糖尿病的发现率有所提高。

       生活模式的不科学、不健康

    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但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并没有随之提高,而显得相对匮乏。生活模式不科学、不健康者大有人在。首先是对糖尿病无知,为无知而付出代价。其次就是大吃大喝、热量摄取过多。再有就是体力活动太少,正所谓:“上楼坐电梯,出门就打的,整天看电视,少动多休息”,再加上暴饮暴食,哪能不胖呢?最后是生活节奏快,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也能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还有其促发剂,能加速糖尿病的来临。如大量的甜食和劳累、感染等其他应激状态。吃甜食本身倒不会引起糖尿病,但到了糖尿病已经“万事俱备”之时,大量甜食可能就是那个“东风”了,会使已经疲惫不堪的胰岛像一匹累垮了的马一样不再工作,血糖一下就升到了诊断糖尿病的水平。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感染、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药物等。这些都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诱因。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逐渐下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最后是血糖升高,变成了糖尿病病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基因因素,但能够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