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资讯 > 热点关注

预防糖尿病从胎儿开始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时间:2010-08-25 点击: 标签:

  

“疾病预防要趁早”,这句话是医生们的口头禅。然而“早期”是多“早”呢?流行病学家们研究发现,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如果生命在胎儿期经历不利因素如营养不当,将会增加其成年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几率,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代人。因此,医学专家呼吁——

小胖墩妈妈的困惑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12岁,是个小胖墩。利用暑期,张女士带儿子到医院检查身体,儿子小小年纪,本来只是以为稍微胖了一点,结果检查报告令张女士大吃一惊:儿子不仅仅是肥胖,而且已经存在比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高度危险人群,并有轻度脂肪肝。

诊室里,张女士一脸愁容,满腹疑虑。儿童营养专家详细询问张女士孕期营养、儿子出生体重及后来的生长发育情况,张女士一一作答后更加困惑了:以前听说过出生时巨大胎儿将来容易患上糖尿病,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很瘦,都不到5斤,怎么也容易得糖尿病呢?

现象 出生体重过高和过低的人最易患糖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25亿人,其中儿童糖尿病患者占10%-15%,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璐璐教授介绍,患上糖尿病的孩子往往都是胖墩,如果仔细询问一下这些小胖墩的出生史,就会发现不少小胖墩出生的时候有的是巨大儿,体重在4000克以上,有的却是低体重儿,即出生时体重不到2500克。

专家介绍,大规模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出生体重和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呈U型,即出生体重过高和过低的人最易患糖尿病。英国流行病学家Barker针对1930年以前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孩子进行了研究,他找到了大约15000份医疗记录,这些记录里记载了这些孩子出生时的体重和1岁以前的体重变化及发育状况,然后他追踪这些人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发现出生时体重过低(2500克以下)和1岁之前营养不良的孩子(不包括早产儿),在成年以后患糖尿病、肥胖的危险性比同时期体重和营养正常的孩子高7倍以上。

解析 出生体重为什么与糖尿病发病有关

专家介绍,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均是成年肥胖的危险因素,高出生体重的巨大儿由于全身脂肪含量过高而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这一点较容易被大众理解,但实际上,低出生体重儿成年后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巨大儿。

陈璐璐教授解释,胎儿期正是各种器官形成和发育的阶段,也是机体代谢模式形成的关键时期。 当妈妈子宫内营养不足时,幼小的胎儿机体为适应这种环境,形成一种“节俭”模式,营养物质会主要供应大脑等重要脏器,满足重要器官的发育需要,而对肌肉等能量消耗组织能量的供应相对减少,脂肪储存脂质的能力增强,保证胎儿得以存活。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徐海清主任指出,低出生体重儿典型的生长特点是出生前生长受限,婴、幼年时体重自发性追赶增长。现在,有的孕妈妈为了使产后身材不走样,过度克制食欲,也会在无意中选择这种方式“训练”宝宝。可当低体重宝宝出生后,为了让宝宝体重、身高达标,妈妈又会给宝宝“进补”无度,母乳、奶粉、辅食……在各种营养的攻势下,几年后,就补出一个小胖墩儿。而过多的热量补充,打破了孩子在胎儿期形成的“节俭”模式,大量脂肪储存于皮下甚至内脏,诱发肥胖,最终引起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

此外,遗传因素在儿童及成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专家指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预防儿童肥胖和糖尿病。

预防 从娘胎开始控制体重


专家建议,母亲孕期应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不可以暴饮暴食,对于肥胖的准妈妈在孕期可以适当控制体重,但切不可减肥,对于正常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应控制在7-11.5公斤为宜。

本身患有代谢性疾病或有代谢性疾病家族史的高危孕妇,更应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合理营养,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孩子如果出生体重过高(高于4000克),应合理喂养,避免继续肥胖。出生体重过低(低于2500克),更不能急于“一口吃成个胖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

徐海清主任指出,出生体重过高或过低,需要医生进行饮食指导。孩子1岁以前是营养干预最重要的时期,在儿童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合理搭配的营养配方,可有效降低患代谢疾病的风险,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