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前期

小事件大启示 告别无知的代价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作者:胡桂敏时间:2012-06-26 点击: 标签: 糖尿病预防

  
  
  >> 小事件4:苦不堪言的糖尿病便秘
  快接近70岁的陈奶奶,一直受便秘困扰,经常3~4天才大便1次。由于排不出便,腹胀难耐,坐卧不宁,使陈奶奶饱受便秘的痛苦。陈奶奶一直认为这是普通的便秘,见人就问有没有解决便秘的小偏方,而且还到多家医院诊治,用了不少胃肠动力药,还是不见效。后来在一次诊治中,医生得知陈奶奶患有2型糖尿病,并曾建议她注射胰岛素。陈奶奶怕用胰岛素上瘾,于是坚持服用降糖药,并还是按以前的药量服用,一直没有变更过,更没有再去医院检查过。医生知道了这个情况后,耐心地为其讲解,陈奶奶接受了注射胰岛素的建议。随后,为陈奶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开具了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天注射3次,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没过多久,陈奶奶的血糖逐渐趋于正常,便秘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大启示:
  糖尿病便秘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导致了胃植物神经受损,导致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便秘不但会给患者带去痛苦,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会直接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胰岛素的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进而使血糖升高。便秘在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主要有:意识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和低张力性便秘。其中,低张力性便秘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使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腹壁和膈肌无力,通常排出的是软便,但蹲便时间较长,甚至满头大汗。
  专家指出,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或冠心病,便秘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而突然失明,或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因为在用力排便时,血压水平较平时可翻一番。而许多患者收缩压可一次性达到200mmHg以上。当糖尿病患者有视网膜微血管瘤或新生血管,瞬间的高血压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出血,导致失明。另外,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还伴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当便秘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心脏负荷加大时,就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便秘时,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要积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改善糖尿病性便秘的基础。其次,还要合理饮食,合理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饮水,可促进肠道蠕动、松软粪便。最后,生活要规律,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另外,如厕时不要看书报,放松精神。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强肠蠕动,比如扩胸蹲起(高血压患者不宜)。还可以坚持饭后顺时针按揉小腹,做做收腹提肛运动。这些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性便秘。
  打胰岛素会上瘾吗?
  许多糖尿病患者会担心“一打上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再也停不了”,更有一些患者将胰岛素与毒品相提并论。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成瘾,是指心理上的依赖。什么是“药物成瘾”?药物成瘾是指药物和躯体相互作用导致使用者的精神及生理异常,令吸食者产生难以克制的获取以及连续使用的强烈渴望,目的是为了再次体验这些药物带来的快感。毒品并非生理或医疗所需,对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因此吸食者往往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甚至为了获取毒品不顾一切、铤而走险。
  而胰岛素不是毒品。注射胰岛素,可使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B细胞的功能,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有益处。即使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也不是胰岛素注射的结果,而是他们自身胰岛功能丧失严重,只有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另外,胰岛素并非一旦用上就再也撤不下来。比如,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遇到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时,胰岛素的需求量陡然增加,此时需要短期补充胰岛素,度过应激期。等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就可以恢复到原先的口服药治疗。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