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前期

防治diabetes的20个误区(1)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0-28 点击: 标签:

  
  
  没有症状就不承认自己有糖尿病

  
  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就对于医师的糖尿病诊断产生怀疑、甚至不承认自己有糖尿病。其实,5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都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典型的三多症状只是少数。多数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实际上已经有了平均7年以上的病程,而且发现时多数已经有了程度不等的并发症,诸如视力下降(白内障或眼底病变)、手足刺痛、发麻(末梢神经炎)、尿内微量白蛋白增多(肾损害早期)等。也有糖尿病几十年未被发现,当被确诊为糖尿病时已进入了较晚期阶段,譬如首发症状是因酮症酸中毒、昏迷、失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足和并发严重感染等才就诊。也就是说大多糖尿病病人都没有被及时早期诊断,而被漏诊了。我们应该相信血糖的化验结果,认真对待查出的糖尿病。
  
  不重视饮食控制

  
  个别糖尿病病人把饮食控制看得很痛苦,认为失去了很多的人生享受,以至于忍不住不时地吃些糖和甜食,从而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其实,糖尿病病人除了蔗糖、冰糖禁吃以外,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吃的,只是适量而已。如果您一定要想吃甜食或糖,则可以用不含或含极低热量的甜味剂来代替。所谓饮食控制主要是指控制主食的总量及其波动,譬如含有淀粉的山药、芋头、土豆、白薯都可以吃,只是吃的同时,应相应减少主食。酒要尽量不喝,因为,酒是粮食酿成的,热量很高,会干扰血糖水平。但小量低度酒也是可以允许的,只是饮酒后要相应减少主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饮酒或吃含糖较多的食物前后,自我监测血糖,验证进食前后的血糖情况,只要是不干扰血糖水平的饮食,您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有些糖尿病病人误认为得了糖尿病后,主食吃得越少越好,甚至不吃主食更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糖尿病病人应该适当地减少和稳定主食的摄入,而不是主食越少越好。目前主张一般性劳动的糖尿病病人每天吃主食250克左右,体力劳动者根据劳动强度相应增加主食。主食吃得太少,势必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来满足机体每日对于热量的需要,这样就会导致饮食结构不平衡,进一步加重已经存在的代谢紊乱,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如果在少吃或不吃主食的同时,照常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还会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