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自我监测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2-09 点击: 标签: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也常常缺乏典型症状,所以经常有被误诊、漏诊的情况。而一旦尿常规发现蛋白加号,或者出现浮肿,化验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则提示糖尿病肾病已经进入Ⅳ期,治疗就已经比较困难,稍不注意就可能很快进展,终可以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生。此时,在被迫接受维持性透析,或者肾脏移植,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还存在心脏负担加重、感染和移植后排异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肾病,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一般说来,糖尿病肾病多发生在患糖尿病10年以后,常常与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视物不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冷凉同见。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有不少患者首次发现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肾脏损害。所以,更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如何才能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防止早期糖尿病肾病漏诊、误诊呢?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非常必要。因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至今仍然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最实用手段。对于糖尿病病友,尤其患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每年至少要检测一次。而对于普通老年人所患的2型糖尿病,更当充分重视,即使是初次明确诊断,也应该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尿常规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包括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和即时留尿检测。前者需要病友留取24小时的尿液,然后测定白蛋白的含量,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8.8ug/min则为异常,提示肾脏已出现早期损害,应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也就是说,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常规检查尿蛋白常常可是阴性,但此时尿微量白蛋白事实上已经开始升高。所以,认为尿常规检测正常,就不存在肾病,往往会造成糖尿病肾病漏诊。
  至于24小时尿标本的收集方法,首先应该准备好一个清洁带盖的大容器,早晨某一时刻,如6:00点排尿一次,这次尿弃之不要,然后开始收集这一时刻以后的24小时排出的尿液,把所有尿液都收集到容器中。次日早晨6:00点再排尿一次,并把此次排出的尿液留在容器中。将容器中的尿液混匀,用量杯量出尿的总量,然后取少许尿样装在特制的尿杯或洁净干燥的小瓶内送医院检测。但夏季应注意在收集尿液的容器中要提前放入医院提供的防腐剂。并应注意收集的尿液应包括在这24小时以内,大便时排出的所有尿液。
  如果糖尿病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就会进一步增高。此时,通过常规尿液检查方法,就可以发现尿蛋白为阳性(通俗的说法是尿蛋白有几个“+”号)。这种尿蛋白加号,实际上已经在提示糖尿病病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肾脏损害,病情进入了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接下来就会以加速度方式不断进展到慢性肾衰竭。此时,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便于估计预后,我们还是主张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
  另外,眼底检查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底检查还是肾脏等全身多脏器病变的窗户。眼底检查作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事实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病变程度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一般并不影响视力,因此病友们难以察觉,往往被医生和患者忽视。所以,要想及早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并及早治疗并发症,糖尿病病友必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来说,至少每年应该检查一次。眼底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前者有医生直接观察眼底改变,方便简单;后者则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一般说更加准确。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