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知识

撩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2-11 点击: 标签:

  

 糖尿病,中医叫消渴症。早在公元前的祖国医学文献中,就记载消渴患者的尿是甜的,并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特征,后期患者往往疲乏、消瘦,故名“消渴”,并且提出营养过度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古人的认识与疾病的本质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才有了明显的进步,1869年一名德国医生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这为糖尿病的近代研究拉开了序幕。1889年另两名德国医生进一步证明了胰腺与糖尿病的关系,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亭等人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由此很多年轻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班亭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生日——11月14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只是找到了一些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因素。目前一般认为,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摄入热量过剩、活动量不足、肥胖、心理压力过大等)的共同作用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免疫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严重毁损,使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如果病情得不到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发展则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随着病程的延长,代谢紊乱还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器官的慢性损害,以致最终发生双目失明、尿毒症、下肢坏疽、神经病变、严重感染、脑卒中或心肌梗死,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这些慢性并发症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虽然科学家与医生们始终致力于糖尿病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找到糖尿病的根治方法。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要与之终生相伴。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就是使病情长期处于理想或良好的控制中。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综合性的,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糖尿病治疗有五大方法,就是俗称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病情监测。
  糖尿病教育就是指患者要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才能成为驾驭糖尿病的高手。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采用药物疗法,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等一系列指标。同时还要重视病情监测,特别是血糖的自我监测,定期检查各项指标,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长期的实践表明,“五驾马车”是战胜糖尿病的五大法宝,只有五匹马并驾齐趋,才能达到糖尿病的全面控制,最终达到延年益寿,享受美好人生的目标。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