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降糖药

降糖药物治疗中的辩证法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1-19 点击: 标签:

  
  
  长疗效与短疗效
  
  现在有一种趋势,对于一些老年病、慢性病,都主张用长效制剂,如缓释片、控释片等。这种理念主要是基于一些慢性病人需要常年用药甚至终身吃药。长效药物药效平稳,副作用少,一天一次病人容易掌握,对多数轻病人的病情可以控制较好,很受病人青睐。
  但是长效制剂也有它的短处,在有些情况下单用疗效是不好的,还需与短效制剂联合。如长效胰岛素来得时,对空腹血糖8毫摩尔/升左右的病人,日注射1次,可能有效,因为它只能控制基础血糖。对餐后高血糖就需增加短效降糖药,如速效胰岛素或餐时降糖药瑞格列奈或拜糖平联用。
  长效降压药也是如此,如硝本地平缓释片,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1天1片(10毫克)疗效甚好。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就需增加1种降压药。首先加用的是吲达帕胺2.5毫克/日,其次是倍他乐克。糖尿病高血压最好用普利类(卡托普利)或沙坦类(缬沙坦)。
  短效药的长处是,根据病情灵活选药和灵活增减剂量,只要用得恰当,短效降糖药或降压药可以代替长效制剂,而且价格便宜,疗效好。只是需要多次用药,勤于检测血糖或血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单次用药和多次用药
  
  用药次数与疗效有一定关系。降糖药用药次数:短效制剂一日3次,适于患病初期血糖不稳定的病人。中效制剂一日2次,长效一日1次,适于血糖稳定的患者。胰岛素也是如此。但当预混胰岛素日用量大于40单位后,日用2次,血糖不但控制不好,还容易出现低血糖,引起血糖波动。此时就需要改为早、中用短效,晚餐用混合胰岛素或早、中、晚餐前用短效,睡前用中效。如此每次用量减少,降糖效果反而好,低血糖少。
  
  正作用与副作用
  
  凡是药物都有正副两方面的作用。正作用就是治疗作用,副作用指的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这种副作用根据治疗的需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治疗作用。
  例如,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副作用,可影响食欲,减少进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降糖药的副作用主要是对肝、肾脏器的危害。
  正副作用与药物的排泄途径关系密切,常用降糖药是通过肝、肾脏代谢和排泄的,在肾脏的排泄率:甲磺丁脲100%、美比达90%、双胍药90%、那格列奈80%、达美康70%、优降糖50%、瑞格列奈20%、糖适平5%。因而,在肾脏排泄多的对肾脏危害大,对肝脏损害少,反之也然。故患有糖尿病肾病者,首选瑞格列奈、糖适平。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