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检查

浅谈与糖尿病相关检验的几个问题

来源: 作者:时间:2008-09-03 点击: 标签:

   
  2 尿糖检测影响因素
  
  糖尿病时尿糖可能阳性,但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日糖尿病时尿糖不也一定是阳性,影响因素很多应注意餐前尿糖留尿的正确方法是餐前30~40min先将尿排空,饭前留尿,否则代表的是一段时间的混合尿。但轻型患者多在餐后阳性,而空腹和餐前为阴性。故临床送检时要注明采集时间。
  在糖尿病肾病时由于肾小球硬化,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下降,肾糖阈升高,此时即使血糖很高但尿糖可为阴性。不能以此作为病情控制的指标。老年人可以出现肾糖阈升高,妊娠及肾性糖尿病可以出现肾糖阈降低,前列腺肥大或膀胱疾病等造成残余尿增多,尿糖均不能反映血糖水平。对肾糖阈正常时,尿糖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诊疗的参考。
  维生素C是糖尿病病人的常用药物。但可使尿糖出现假阴性。为了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正常治疗,在化验血糖、尿糖前2~3 d,应停用维生素C,这样就可以消除其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同样道理,在化验前I~2 d,最好也不要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菜,以及柑橘、红果、柚子等。野生的苋菜、萺蓿、刺梨、沙棘、猕猴桃、酸枣等含维生素C量颇丰,也应注意停止食用。
  
  3 尿液酮体的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于重症糖尿病酮症患者,尿酮体检验对病情判断及治疗都很重要,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充分了解以下酮体检测的影响因素:尿酮体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乙酰乙酸更易受热分解成丙酮,易导致强阳性标本的反应减弱;

②尿液标本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易导致假阴性,因此,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及时送检;

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病例中,主要酮体成分是β-羟丁酸,很少或缺乏乙酰乙酸=仪器专用试纸仅与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发生反应(不与占酮体绝大部分的β-羟丁酸反应),产生紫色颜色,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阳性的强弱。对乙酰乙酸的敏感性是对丙酮敏感性的7倍左右。此时测得结果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

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β-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对病情估计过重;

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而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易导致假阴性;

⑥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尿酮阳性的现象。

⑦缺氧时,较多的已酰乙酸被还原为β-羟丁酸,尿液酮体反而减弱。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金大鸣,胡晓波,主编.现代一般检验与临床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l11~118.
  [2] 丛玉隆,马俊龙,主编.当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0~56.
  
作者:胡凤岐医药月刊 年3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3-0139-03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