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中医中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晓东时间:2010-09-06 点击: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再加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发病的年龄在降低,由此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在增加,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所必须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治疗时,一定要分清病因,实施辨证论治,方可取得满意之疗效。  

  标本兼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调,导致肝肾阴虚(肺胃津亏),阴亏燥热,耗精灼液,血稠成瘀,脉络不通,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气阴亏虚是本,气滞血瘀是标,二者交互影响,错综复杂,其变化或气虚血瘀,或痰湿内生,或气虚及阳,或阴虚血枯,或血热妄行。

  本病病位在目,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因虚致瘀,血瘀又是诱发和加快本病发展的基础。治疗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  

  辨证施治

  临床上,全身整体与眼局部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发病的机理不同,根据临床经验,其治疗应该辨证论治,方可取得最好的疗效。

  为此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如下3种常见的类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性、肝肾亏虚型加以治疗。

  气血两虚型 主症:视物模糊,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夜尿频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舌片苔薄脉沉细。

  治则:活血化瘀,益气养阴。

  方药:丹参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当归20克,丹皮10克,旱莲草20克,大蓟30克,小蓟30克,皂刺10克,土元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迷蒙花10克,草决明10克。

  方析:丹参活血凉血;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当归补血活血;丹皮清热、活血散瘀;旱莲草、大蓟、小蓟,凉血止血;皂刺为活血药;土元具化瘀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之效。昆布、海藻可利水消肿;迷蒙花、草决明可清热明目。上述药物相辅相成,达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目的。  

  阴虚火旺型 主症:视物不清,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质红绛,苔少,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为主。

  方药:生石膏30克,生地30克,三七粉30克,天花粉15克,山药15克,旱莲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生蒲黄10克,茜草10克。

  方析:方中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三七散瘀止血;天花粉可清热生津及消肿;山药清热解毒;旱莲草凉血止血;知母滋阴降火;黄柏清热解毒;生蒲黄可活血化瘀、祛瘀止痛;茜草可凉血止血和化瘀。上述药物多以清热凉血为主,合之共奏滋阴降火之功。  

  脾肾阳虚型 主症:视力下降,眼睛昏花,面色恍白,面目浮肿,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苔白滑,脉沉迟细。

  治则:温阳育阳,补益脾肾。

  方药:熟地15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附子9克,肉桂9克。

  方析:方中熟地补血滋阴;山药清热解毒;山萸肉补益肝肾;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丹皮清热活血;附子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温阳驱寒;肉桂可补元阳、暖脾胃。上述诸药,可补益脾肾,同时具温阳助阳之功,对于脾肾阳虚型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若患者出现尿频,需加益智仁、桑瓢虫、杞子。若患者自汗,需加黄芪、浮小麦、党参。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