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治疗知识

杜绝不合理用药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1-06 点击: 标签:

  

    误区1: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误区2:头痛使用止痛药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误区3: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时使用抗生素

  

  治疗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当然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均无效,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用一些助消化药物。

  

  误区4:皮炎、瘙痒症用激素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因而对某些皮肤疾病、瘙痒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是无益的。而且长期使用或经常使用该类药物,可能诱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溃疡不愈。只有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才选用激素。患皮肤病、瘙痒的患者不要首选激素或激素制成的外涂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

  

   误区5:随意增减药物用量

  

  有些病人服药用药不能做到定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漏服、乱服现象经常出现。主要原因表现在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工作忙忘记服药;治病心切急于求成乱服药,加大剂量或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极易导致耐药菌种增多和产生二重感染等。

  

  误区6: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病

  

  丙种球蛋白对部分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风疹等。和上述病人有接触者使用丙种球蛋白亦有效。但对乙型肝炎、流行感冒、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使用则无效。

  

  误区7:“老毛病”现象

  

  有的人自我感觉不适,或“老毛病”复发,经常凭经验自行购药。这种做法有可能因反复使用某种药,而产生药源性疾病。看起来相似的疾病,其实并不一定完全一样。反复使用一种药,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误区8:模仿他人用药

  

  有的病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治某种病,感觉自己症状与其相似,便也跟着吃。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同类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如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不仅症状不同,而且病因也不同,有的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有的可能是绿脓杆菌引起。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