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治疗 > 饮食知识

“地中海饮食”对2型糖尿病不合适

来源:养生月刊 作者:袁秉煃时间:2009-03-28 点击: 标签:

    一段日子以来,很多刊物上对“地中海饮食”推崇备至,认为吃“地中海饮食”可以延年益寿,特别是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最近,笔者又读到一篇西班牙研究人员著文,他断言:坚持地中海饮食方式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比其他人群要少83%,对治疗也有裨益。
  2型糖尿病由于全身血管病变,可损害心、脑、肾、眼等脏器,易于引起感染,甚至因并发“糖尿病足”而截肢。如果长期吃“地中海饮食”真有这么好的效果,可以誉之为长寿饮食了。可是,没听说过地中海沿岸有“长寿国家”,用科学研究强调的“循证医学”的要求,吃“地中海饮食”对2型糖尿病人有好处的说法,尚无充足根据。
  所谓“地中海饮食”的食谱主要包括鱼、谷物、蔬菜、水果、坚果和橄榄油,通常配有适量红酒,肉和奶制品很少。按这个食谱,奶制品很少就不好。奶制品应是获取动物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钙是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般成年人每日应摄入钙600毫克,青少年应为1000毫克,孕妇和乳母则高达1200~1500毫克。如果缺钙,会对健康造成很大麻烦。
  笔者曾到两家西餐店吃过准“地中海饮食”,每次发现只有一片面包或小蛋糕,蔬菜极少,奶制品极少。作为一名老年人,食量本来就小。竟还是吃不饱。糖尿病人应多吃蔬菜,“地中海饮食”中区区几片生蔬菜显得很不合理,对健康人也不适宜。
  过去,提到长寿国家,很多人爱提北欧经济相当发达的瑞典、挪威和芬兰三个小国,这几个国家的平均寿命居全球前列:也常有报道中亚地区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多,这些老人吃什么饮食?羊肉、羊奶、水果特别多;近年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追了上来,日本经济发达,奶制品和海水鱼吃得很多,重醋少盐,且医疗条件好……
  笔者不那么赞成“长寿饮食”的片面说法,认为人的疾病和寿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跟种族、基因、生活方式等都有关系,也不赞成对吃肉的偏见。以江苏如皋来说,百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50多人,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标准,百岁以上老人如超过万分之一,就可称为长寿乡,如皋城乡人口145万,大大超过这个标准了。如皋人在饮食方面也不见得有长处。
  可是现在不少人把肉食列为“另类”食物,有的文章甚至顾虑重重地称“瘦猪肉也是高脂肪食物”。笔者曾婉转地写过一篇《酌吃肥肉又何妨》,竟没有一家刊物愿意刊登。
  肉类的胆固醇含量确实高了一些,可是人体的胆固醇主要是肝脏自身制造的,外源性胆固醇只居其次,且食物中摄取多了,肝脏制造就少了;食物中摄取少了,肝脏制造就多,这个事实早已被科学家证实。
  笔者姑举几位文艺界的名人:画家丁聪年愈九旬,他对采访者风趣地说,我爱吃肉,不爱吃鱼,因怕鱼刺……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长得胖胖的,但只活了4l岁,父亲梅竹芬只活了26岁,梅兰芳是1961年患心肌梗死去世的,虚岁只67岁。梅兰芳生前饮食谨慎,还有名中医长年关照,祖孙三代的寿数竟这么短!国外学者把遗传基因列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断标准、诊断手段跟现在大不相同,笔者虽没有证据。却怀疑是否跟糖尿病有关。近年来,医学界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新准则,否定了传统的“饥饿疗法”,主张每日可吃粮食300~400克,肥胖者控制在200~250克。如果每餐只吃一片面包或一只小蛋糕和少量蔬菜,显然不行。梅的好友俞振飞特别爱吃肉,这在上海昆剧院是出名的,他多次兴高采烈地向学生们介绍心得:“肉粽蘸白糖,其味无穷”;到了耄耋之年,还常登台作示范演出。应邀去香港演出时,邀请方早已在宾馆为他准备了精制的大蹄膀。可是俞振飞的体形匀称。1993年以92岁高龄“无疾而终”,并没患糖尿病、心脏病。如果不是“文革”时在“牛棚”中受了10年迫害,则寿数当不止此。
  笔者绝无多吃肉应提倡之意,而是认为应吃平衡饮食,不偏食,主食不能太少,适当多吃糖分低的蔬菜,食物品种越杂越好,重醋少盐……有的人爱吃肉,可顺其自然,肥肉的脂肪胆固醇虽高,却还低于蛋黄,且人体有自我调节的本领;胆固醇毕竟功大于过,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D,维持吞噬细胞的功能……都不能缺少胆固醇。国外有好几份调查材料,都证明养老院中的寿星以高胆固醇血症者居多……
  如皋人长寿多的原因很多,不能单从饮食方面找原因,还应提到勤劳、智慧、快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有心人不妨到如皋东方人大寿星园游览,参观第一大寿星铜像,听听当地人的介绍。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