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心血管病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 作者:时间:2008-09-06 点击: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最终导致其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资料显示,AMI合并DM患者死亡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倍[1]。且近年来AMI合并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密切观察先兆症状,早期诊断、治疗及护理至关重要。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了DM并发AMI患者57例,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对象为2004年1月~2007年1月在我科心血管监护病房(CCU)住院的患者,DM合并AMI的患者57例(糖尿病组),其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49~81岁,平均(60.5±8.9)岁,入院时血糖为(11.5±4.8)mmol/L。其中胸痛32例(56%),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21例(37%),心悸12例(21%),胸闷、气促16例(28%),乏力、头晕而无其他症状者10例(18%)。
  1.2 治疗与预后: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胰岛素治疗及AMI的常规治疗,其中23例行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17例;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34例,成功30例。治愈及好转出院55例;死亡2例,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
  1.3 诊断标准:AMI的诊断符合2001年我国心血管学会指南中的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症状;(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作肌钙蛋白快速诊断,阳性结果用传统的定量测定方法予以确认。CK-MB和CK作为诊断依据,其测定值至少是正常上限值的2倍。DM的诊断符合1999年我国糖尿病学会DM诊断标准。空腹血葡萄糖浓度大于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葡萄糖浓度大于11.1 mmol/L。并排除AMI引起的应激性一过性血糖升高。
  
  2 护理
  
  2.1 入院病情监护:一经确诊后迅速收治CCU进行连续心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的监测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监护1周,要特别重视48~72 h内的监护,每4 h测体温1次,每2 h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心电图每24 h描记1次,详细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实践证明,即使是无合并症的AMI的部分病人起病初期也有轻、中度缺氧,缺氧严重者心绞痛不易缓解,并易并发心律失常[2],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限制梗死范围扩大,并间接起到止痛、镇静作用,因此,AMI 1周内需给予常规吸氧。
  2.2 症状护理
  2.2.1 血糖的监测与调整:DM合并AMI血糖波动大,其血糖的水平又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血糖控制对患者极为重要。控制血糖以胰岛素为最佳,有条件者应运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DM患者并发AMI时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餐后2 h血糖8~10 mmol/L。护理上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静脉滴注胰岛素者,每2 h测血糖1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者监测三餐前后血糖并加测夜间2点钟血糖,要严防低血糖发生,因低血糖引起血中肾上腺增高而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或使梗死加重,血糖不应低于5.6 mmol/L,尤其是夜间[3]。同时,监测血钾、血酮体和血气,防止出现低血钾和酸碱失衡尤其酮症酸中毒。
  2.2.2 严密观察病情,警惕无痛性AMI发生: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AMI合并DM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明显减少,这可能与DM导致的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和交感神经受损,痛觉敏感程度下降有关。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要立即做心电图并通知医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止漏诊。当合并AMI时,存活心肌与坏死心肌混杂而致心肌电活动紊乱,而易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4],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现面色苍白、意识障碍、四肢湿冷,测血压呈下降趋势,可能是心源性休克;如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咳血性泡沫样痰考虑为急性左心衰,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