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心理

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来源: 作者:时间:2009-02-21 点击: 标签:

  

病例1:
  我的儿子小伟学习成绩很好,去年被保送到省重点高中,他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大学,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半年前小伟被诊断出了2型糖尿病,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郁郁寡欢,做什么也提不起兴趣,不和我们交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和丈夫心都碎了,我们该怎么办?
  
  当一个前程似锦,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得知糖尿病将终身伴随自己时,心情是很复杂的。由于患病的打击、糖尿病治疗的特殊要求所导致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由此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的不便以及担心糖尿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都是糖尿病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沉重的打击使孩子极易产生矛盾、消极的心理而引起多种情绪反应,例如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孤独易伤感等,乃至认为前途渺茫,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而这些又会影响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心理问题除了可直接导致血糖波动外,还会使孩子对日常治疗的配合程度下降从而更增加其血糖控制的难度,而病情控制差的孩子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父母不仅仅要指导饮食及调整胰岛素,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通过与孩子的亲切交谈,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解除孩子的顾虑。
  
  病例2:
  我的孩子贝贝3岁时候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为了孩子我辞掉了工作,整天在家看护她。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可以吃肯德基,吃冰激凌,贝贝只能可怜巴巴的咽着口水,我的心就阵阵剧痛;贝贝每天都会为打针和测血糖哭闹,我常常忍不住抱着孩子一起哭,这不是孩子的错啊,我该怎么办?
  
  子女患了糖尿病,家长更忧愁,这是人之常情,但家长应控制自己、尽快消除恐惧。因为此时孩子对家长的表情、态度以及言行举止都十分敏感,若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镇静自若将使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极大安慰,否则会使孩子感到失去依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个人魅力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有些家长的紧张心情甚至比孩子更有过之,终日担心、害怕,不知所措,到处投医。家庭的这种紧张气氛更加重了病儿的心理创伤。
  父母要多带着孩子参加儿童夏令营和家长联谊会,互相交流控制病情的体会,互相鼓励,广交朋友,将自己和孩子融入战胜糖尿病的大家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再感到自己是孤军奋战,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十分有益。
  
  病例3:
  我的孩子小明今年13岁,到了该中考的时候,可老师反映他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理想。我忍不住说他几句,可都被他顶撞了回来,还说要是再逼他学习,他就再也不打针了。孩子变得很叛逆,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我该怎么办?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时,其心理也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由于感受到自身生理上的变化,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要长大成人了。这种“成人感”常使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带有冲动性、敏感性、缺乏自制能力等特征,比如他们很看重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父母仍把他们当作小孩看待,他们会很反感。但是他们患糖尿病的特殊生活要求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指导,而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
  在这个阶段父母只要多尊重孩子,给他们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对饮食的管理,做好家庭记录,主动地适当安排运动等。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气氛不仅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塑造是极其重要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