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饮食治疗 > 糖尿病食谱

改变饮食结构可防糖尿病

来源:糖尿病网 作者:tnbz.com时间:2013-05-16 点击: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饮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递增。近年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内分泌科配合中医中药静脉滴注、内服及外治综合疗法,尤其该科研制的瘅痛酊涂搽治疗,对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均有较好地疗效。
  淦家荣 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擅长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行医20余年,多次被医院及中医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深得患者好评。
  症状: “三多一少”视力下降
  近年来,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我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以及、或者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另外就是视力下降,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主要是酮症酸中毒、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心肌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病、泌尿系系统感染,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核病等。
  治疗:内服外治好疗效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认为是基因遗传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进行性胰岛素不足,以成年发病为主。
  糖尿病的治疗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配合中医中药静脉滴注、内服及外治综合疗法,取得较好疗效。尤其该科研制的“瘅痛酊”涂搽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具有较好疗效。
  预防:改善生活方式
  预防糖尿病,首先要积极宣传有关防治知识,使人们对糖尿病有所认识;其次是在重点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前期、年龄在45岁以上、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有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生产史、多囊卵巢综合症、服用致糖尿病药物等)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预防方法是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减轻体重。
  对于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避免食用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
  摄入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无热量的甜味剂可以替代食糖,每日进食三餐,均匀分配;宜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如鱼、海产品、瘦肉、鸡肉、低脂奶制品、坚果和豆类等。
  限制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85ml啤酒或375ml生啤或100ml红酒或30ml白酒,酒精可诱发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故饮酒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戒烟。
  坚持体力活动,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功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并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的最佳时间为进餐后的30分钟―2小时之间,避免空腹运动,平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应急使用。通过以上措施维持合理体重,超重患者建议在3―6个月减轻体重5%―10%,消瘦患者则要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 平素要穿着合脚的鞋袜,避免烫伤,洗脚后要擦干足趾,每日检查双足,若有水泡、破溃,及时到医院治疗。注意监测血糖、血压,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心电图、小便、眼底等检查。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