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策略

来源:医学论坛报 作者:曾龙驿时间:2010-09-20 点击: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然而,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的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易被忽视。本文就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治做一简要介绍。

  诊断 尚无统一标准,物理和器械检查须仔细

  分类

  糖尿病神经病变较复杂,至今尚无一种能将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完美结合的分类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分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简单的分类法,通常分为两大类:全身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和局灶性或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单一神经病变、单一神经多发病变、神经丛病变、神经根和脑神经病变)。其中慢性感觉运动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最常见。

  诊断

   评分 DPN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有基础研究显示,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葡萄糖耐量异常阶段即已出现神经纤维受损,但临床何时诊断 DPN并无明确界定。
  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多为主观感觉,难以记录和量化,因此,临床引入一系列评分以量化和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便于记录、统计和比较。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评分包括:神经病变残疾评分(ND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糖尿病神经病变检查(DNE)评分和多伦多(CSS)评分等。其中MNSI评分特异性较高,应用最广泛。
  器械 临床上常通过手工或简单器械,采用半定量或定量方法,对患者的痛温觉、轻触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踝反射和膝反射等进行测定,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病变及其严重程度。
  应用较多的有单丝(Semmes-Weinstein)检查和音叉检查。前者用以筛查浅感觉,敏感性一般,但价格便宜、简单方便、易于携带,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后者与定量感觉检查(QST)显著相关。上述方法操作简单,可作为筛查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检查仅是主观指标,确诊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必须依靠一些客观神经功能检查,如神经传导功能(NCS)检查、QST、神经活检等。
  神经功能检查 NCS检查具有客观、量化、无创性和可靠等优点,许多研究都推荐使用 NCS 来明确 DPN诊断。其不足之处在于仅能反映有髓鞘大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轻触觉及振动觉),对鉴别小神经纤维病变及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病变不敏感。
  QST不但可用来评估有髓鞘大神经纤维,还能评估有髓鞘或无髓鞘小神经纤维功能(温度觉),及鉴别有无痛觉过敏和感觉减退,价值高于NCS。
  QST和NCS的局限性是,由于糖尿病神经受损部位和程度在不同患者间差异很大,其仅可反映神经病变有无,而无法准确评估神经病变严重程度,需要进行有关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活检。然而,末梢神经纤维的众多指标个体差异较大,且属创伤性检查,是否适用于临床尚无定论。
  其他 客观检查指标主要包括心电图QT时间延长、心率变异性降低和直立性低血压等。
  另外,还有神经内膜氧张力测定,荧光血管造影和神经外膜血管照相,微光导分光光度计技术测量腓肠神经的血流及氧饱和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新技术用于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上述新技术为今后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期待,但目前相关资料还比较缺乏,有必要进行更多积累。
  注意事项 在诊断时需要警惕,不少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可能并无症状,故诊断糖尿病神经并发症必须通过仔细的物理和器械检查。
  虽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一般认为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需要5项指标(症状、体征、神经传导异常、感觉检查异常和自主神经定量异常)中至少2项。

  治疗 以控制血糖为基础,全面综合治疗

  目前暂无特异性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措施,临床采用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其中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和维持血糖稳定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

  病因治疗

  治疗代谢异常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 主要有依帕司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ranirestat(AS-3201)和非达司他。

  依帕司他已用于临床且效果较好,但使用时间尚短,需要更多积累。比尔(Bril)等研究提示,AS-3201能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动觉阈值,改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非达司他是一种新型强效ARI制剂,已被证实可明显提高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同时改善麻木、自发性疼痛等症状。

  非酶促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 主要有氨基胍。动物试验证实,氨基胍可改善神经微血管功能,抑制微血管基膜增厚,改善试验性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突变性。此外,氨基胍还能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目前缺乏其用于人体的资料。

  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 动物试验证实,PKC抑制剂可纠正糖尿病鼠神经血流量减少和外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最近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证实,PKC-β抑制剂(ruboxistaurin)可缓解轻症DPN患者症状并提高其神经功能。

  纠正脂代谢紊乱 英国一项双盲试验表明,DPN患者服用 γ2亚麻酸1年后,神经传导和感觉功能均有显著改善。

  N-乙酰基-L-肉毒碱 (ALC)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肉毒碱减少,其代谢异常也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马(Sima)等评估了以ALC治疗慢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ALC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症状,并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改善振动觉。

  改善微循环

  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可选用前列环素E1(PGE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改善微循环。

  PGE1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抗血小板聚集,多项研究证实其对DPN疗效确切。近来,应用脂微球作为载体的情况较多,其对血管刺激小、显著降低肺内失活率、所需剂量小,不仅可改善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对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ACEI和 ARB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的释放和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神经血流,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其他如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扩张作用。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