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资讯 > 热点关注

得糖尿病了,您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来源:好大夫在线 作者:王智明时间:2009-05-31 点击: 标签:

  失眠多梦,房事不举,阳痿早泄、舌质干红,舌体削瘦,舌苔少或者就没有舌苔。病因是肾阴亏虚,用药应该以滋阴降火为主。若兼比较肥胖,甚至怕冷,舌质淡,舌苔白,治疗要以温补肾阳。实际临床中,在具体用药上,很少有单纯一“消”情况,往往是合并身体消瘦或者小便白浊较多,因此兼顾治疗是常见的。

如果仅从降糖效果来说,中药难说有什么超过西药的地方。但我们要知道,在有现代西医以前,中国人得了“消渴”病用上述治疗思路,在延长病人生命、减轻痛苦方面是取得了成效的。我国隋、唐朝有个大医学家叫做孙思邈的,他本人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就是吃中药活了140岁,总结的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叫做“消渴方”收录在《千金方》,这本医书流传于世!

尽管现代西医在降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并不意味着今天我们就要彻底抛弃还有一些用处的东西,特别是西药还未尽善尽美(世界上有尽善尽美的事物吗?)的时候。因此中医药可以成为西药降糖控糖的辅助药物:辅助稳定血糖,辅助控制血糖,可以让西药加量或换药的时间延长,也许可以让并发症来的更迟或者减轻。甚至在血糖不算太高的时候单用中药就可以搞定血糖!但是,假如空腹血糖已经十几、二十几了,出现糖尿病酮症了,还顽固用保健品降糖,还坚决用降糖效果缓慢、不明显的中药“慢慢”降糖,出了问题那是你自己找的,不关中医的事。当代中医决不会如此看病。

中药究竟是否可以降糖?下面举数例西医研究结论说明: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经,有大补元气,补肺健脾,生津止渴之效。西医实验证明其对糖代谢有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西医研究其含有的多糖成分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没有影响,但可使葡萄糖负荷后的小鼠血糖水平显著下降。

淮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胃,益肺肾。西医认为其含有的多糖和山药黏液都具有明显降低血糖功能。

葛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可解肌退热,透疹发汗,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西医实验证明葛根对家兔有降血糖作用,与葛根素、大豆黄酮有关;葛根水煎剂、醇浸剂对实验性高血压犬有降压作用。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西医实验证明给予家兔服用麦冬水及醇提取物,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促进胰岛细胞的修复。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之功效。含小檗碱及多种微量元素。前者有降低血糖作用,抑制肝糖元异生,促进外围组织对葡萄糖的酵解,对抗升糖激素的作用,所以可以降血糖。

目前已被证实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达70余种,复方30余首。降糖有效成分按化学结构分为8大类(萜类—如人参皂甙、田叶菊;黄酮类—如葛根、淫洋藿;多糖类—如人参、茯苓;甾体类—如知母、麦冬;胰岛素、肽、氨基酸类—如苦瓜;硫键化合物—如大蒜、洋葱;不饱和脂肪酸—如玉米须;生物碱—如长春花)。中药降糖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和数目,改善胰岛素受体后效应;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利用,延缓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此外,还包括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调节脂代谢、提高机体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等。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这不奇怪。中、西医在血糖高是糖尿病的“标”这方面的认识上没有分歧。有分歧的地方之一是西医认为高血糖是引起病人死亡和并发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元凶,治疗糖尿病首先要降糖,而且要直接降糖,完全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特别强调“降糖达标”;之二是因为西医目前尚不能知道1型以及2型糖尿病的确切病因,无法治“本”,所以治疗手段上只能以降糖和控糖为主,其长处也以降糖效果迅速显著和可控制为特色。中医治疗疾病从来是主张重在治本轻于治标的即所谓“治病求本”,“消渴病”也不例外,不以直接降糖为方向,极端者甚至不承认迅速控制血糖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故中药在降糖方面长处就不如西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其一是通过综合调节作用,着眼于正气与病邪双方的强弱、进退,机体的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状态。强调平衡阴阳,进行整体调节。补五脏,益精气,祛瘀血,标本同治,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功能虚弱恢复正常,用药的目标就是“以平为期”,是希望通过人体自身的努力从内部来达到自然降低血糖、控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效果。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多元的。中西医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世界观,反映在对糖尿病认识和治疗手段方面就不同,其各自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不是某些激进的朋友所称的“巫术”。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手段虽然大相径庭,但真理的标准并非全只在西医一家。我们必须承认西药在降糖方面的优势,西医几大类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作用机理很清楚,作用环节,适应于哪些病人,对哪些病人相对要说要注意禁忌的,搞的很清楚,临床上不同病人群要选择不同药物,要来达到降糖的效果。糖尿病包括很多并发症的出现,是长期血糖控制不满意,必须让血糖达到一个理想控制,西药在这一点疗效肯定的,力度肯定的,但是西医就血糖论血糖,它的用药有的管餐后,有的管空腹,有的兼管之。而且不同药之间似乎还有递进关系,一种失效了马上有另一种顶上。而且西药标准全世界统一,适用面广,效果迅速直接而明显,临床医生容易掌握,使用方便,这是西药长处,也是它的短处:吃药(打针)--吃饭--再吃药(打针)--再吃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其中的艰难困苦无法言说,常常令糖民潸然泪下,更何况还有药的副作用也是日积月累,终成祸害。传统中医没有血糖指标一说,治疗用药和医生临床经验和学识水准有极大的关联,同一疾病患者给同一个中医师看,每位患者处方不一样(中医叫做同病异治);不同患者先后去看不同疾病,处方却似一样(中医叫做异病同治);同一疾病会因为气候、节气、个人体质、年龄、生活习惯,以及病情、症状不同而呈现不同证型,处方也不尽相同。反映在具体实践中,有糖友感言“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