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教育 > 糖尿病知识

胰岛素与消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体会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1-09 点击: 标签: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已接近4000万人,居世界第三。针对中国的糖尿病治疗工作,应该充分考虑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比以及卫生资源状况,根据患者家庭的不同经济状况和卫生资源配置情况给患者选用不同级别的治疗方案。
  
  消渴丸的特点
  
  在基层,消渴丸作为中国自行创新研制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而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所熟知。它是广州中一药业独家生产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成分含有葛根、地黄、玉米须、黄芪、天花粉、南五味子、山药等7味中药,和西药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因其含有格列本脲,所以消渴丸降糖效果确切,其降糖作用主要通过与胰岛B细胞上的磺脲类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可以通过胰岛外的作用,增加胰岛素对靶细胞(肝、肌肉、脂肪细胞)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试验证实,消渴丸还能改善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的血液流变和降低胆固醇,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联合治疗的好处
  
  当单独使用消渴丸治疗血糖控制不能达标时,临床上还可以联合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a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以及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在我院多采用胰岛素与消渴丸的联合治疗方案,现将一例典型的胰岛素与消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的病例分享如下:
  某男性患者,56岁,病史3年。以典型“三多一少”病状起病,口服中药“消糖散”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曾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皮下注射,一日总量在60单位,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因双下肢疼痛要求住院治疗。查体:血压160/105毫米汞柱。体重63公斤,身高171厘米,化验空腹血糖12.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13.2%,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行程,饮食控制不严格,表现倦怠无力、心悸、便秘。诊断:2型糖尿病,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案建议加大胰岛素用量,病人坚决不同意,因此给予加用口服药物治疗,因病人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予消渴丸口服,一次5丸,一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同时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注射液,早餐前32单位,晚饭前28单位,对病人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以糖尿病饮食,适当的运动。10天后化验,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8mmol/L,因血糖控制尚未达标,调整消渴丸剂量到10丸,一日两次口服,胰岛素用量不变。一周后复查,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病人症状明显好转,倦怠无力、心悸消失,双下肢疼痛症状缓解,患者出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强调早期、长期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并可以减少或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临床实践证明,胰岛素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切实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不同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笔者希望通过临床经验的分享,使更多的医疗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特别是在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从而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