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降糖药

走出DM用药误区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0-28 点击: 标签: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病友加入到这一“军团”中。除了饮食、运动、胰岛素之外,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服用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但是在临床诊治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病人乃至基层医务人员在应用降糖药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那么,糖尿病用药存在哪些常见误区呢,该如何走出误区呢?
  
  误区之一:选药千篇一律
  治疗糖尿病,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强调个体化。只有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才是好的,而并非只有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其他患者用着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例如,很多糖尿病病友用二甲双胍疗效不错,但如果另一位患有肾病的糖尿病病人也选用二甲双胍,就有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后果。
  
  误区之二:同类药物合用
  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
  
  误区之三:跟着感觉服药
  糖尿病是慢性病,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被彻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病人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仍然要继续用药维持,切忌擅自停药。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
  
  误区之四:确诊就要吃药
  大体上来讲,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调整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减肥(对于肥胖者),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误区之五:服药操之过急
  有些糖尿病病友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操之过急,采取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殊不知这样做适得其反,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还可能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等不良后果,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误区之六:用药朝三暮四
  很多患者朋友不知道,药效的发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的持续,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因此他们常常服药没几天,对血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就开始以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替换药物。从事实的角度来讲,有些降糖药(如噻唑烷二酮类)服药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佳降糖效果。因此,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如果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