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糖尿病治疗 >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来源:糖尿病网 作者:tnbz.com时间:2013-07-10 点击: 标签: 胰岛素

  

   随着观念的改变,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但在注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却使许多将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望而却步,或使已经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途逃脱。这些问题,我们可称为使用胰岛素治疗路上的“拦路虎”,患者朋友能否处理好,将直接关系到胰岛素使用的依从性及治疗的成败。

   疼痛

   使用过胰岛素的病友都能体会到:只要方法正确,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非常轻微。因为胰岛素针非常纤细,正常情况下,疼痛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要轻微得多。但是有时确实可能出现痛感剧烈的情况,这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或者是皮肤消毒的酒精未干燥,或者注射入皮肤硬结内。这时该怎么处理呢?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如果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一般而言,胰岛素腹部皮下注射痛感最小,且吸收稳定和注射方便。有计划地在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部位注射可以避免皮肤硬结的发生。注射时要等皮肤消毒的酒精干燥后进行。

   低血糖

   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不过这不能怪胰岛素,责任很大程度上要归到使用者这一方。比如说,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注射后没及时进餐或吃得太少、运动量增加但没及时加餐、等等。如果处理好以上问题,低血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患者一定要遵守医嘱,不可自行用药。此外,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学会识别和处理低血糖的方法,平时身边要常备一些含糖小食品或饮料,以备不时之需。

   体重增加
   不少患者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发现随着血糖得到控制,体重也增加了。经常有患者会把责任全算到胰岛素头上,甚至因此而停用胰岛素。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在使用胰岛素后血糖得以控制,尿中随之流失的葡萄糖减少,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热量损耗,导致一定程度的体重增加。但是,体重增加并不全是胰岛素本身的过错。假如患者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使热量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那么体重便不会增加。对于体重增加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联合用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饮食控制、增加运动等方式来处理,患者朋友不必多虑。

   脂肪垫
   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实际上,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

   水肿
   多发生在胰岛素治疗的初期。水肿多见于颜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会在数日内(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逐渐自行消退。处理方法:主要是低盐饮食,水肿严重者可酌情口服利尿剂(如氨体舒通)。

   局部瘀斑

   有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斑。其实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注射胰岛素后,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注射后局部瘀斑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斑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防止局部瘀斑,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不多见,多发生于使用动物胰岛素的患者身上,可能与胰岛素本身(注: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化学结构略有差别)或制剂中的杂质蛋白有关。由于人胰岛素的杂质蛋白含量极低,故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甚小。过敏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瘙痒、红斑、皮疹及皮下硬结等等。
处理方法有:①改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②经常变换注射部位;③酌情应用抗过敏药。

   皮肤感染

   使用胰岛素过程中皮肤出现感染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含糖量高,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次,不注意皮肤卫生、注射时不注意无菌操作,使得细菌更易侵入机体;更换针头不及时是更常见的原因。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使得感染容易进一步扩散。由此可见,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根本,只要注意皮肤卫生和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不要反复应用注射针头,完全可以避免皮肤感染的发生。

   胰岛素外溢

   当用胰岛素笔注射完毕拔针时,针眼可能会有少量胰岛素流出,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正确方法是:注射时捏起皮肤,以45度角进针;若用量较大,可分次注射,量小可一次注入;推注射器时速度略微放慢;注射完毕等待10秒钟以上再拔针。这样就不会出现胰岛素外溢的现象了。

   活塞推进不畅

   注射时,遇到活塞推进不畅的情况,可能是遇到了皮肤硬结,可将针头轻轻向后拉,如果还是推进不畅,就拔出针头,换一个部位注射。
   总之,这十只“拦路虎”虽然貌似强大,但实际上都是一些“纸老虎”。因为它们对患者的影响并不严重而且也不难制服,前提是您必须学习并掌握一些“必杀技”。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