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糖尿病足

冬季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足”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时间:2010-12-17 点击: 标签: 糖尿病足

  

  足浴.jpg

   冬季“糖尿病足”高发

  冬季来临,气温逐渐变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陈剑秋教授提醒中老年人,警惕冬天“老寒腿”症状,这可能是某些患者“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就医,错过治疗良机会导致截肢。

  入冬以后,本市一些中老年人出现了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沉、腿酸、腿痛,休息后有所缓解的症状,即间歇性跛行。还有人在夜间出现脚冷、脚痛等症状,影响睡眠,头晕、视力下降。许多人误把“糖尿病足”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这是得了腰椎疾病,其实出现了这种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

  “糖尿病足”也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严重而可怕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寒冷、潮湿的环境容易发病,所以北方的发病率较高。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也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经常在冬天出现症状恶化。由于血管闭塞,血液营养输送不到足部,造成伤口经久不愈。另外,因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不可逆性,如果一味地依赖于药物,往往会错失外科干预时机,甚至造成截肢的后果。它与冠心病同属一类疾病,是全身性的大、中、小动脉的病变,应该尽早进行周围血管成形术,达到疏通下肢血管的目的。

  “糖尿病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人体的动脉好比一个输油管道,动脉血每时每刻在动脉中流动,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各组织器官。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随着斑块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直至溃烂截肢。

  糖尿病足的危害不容忽视

  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常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感觉丧失、疼痛、溃疡及肢端环死等。最常见的后果是慢性溃疡,最严重的结果是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症状,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发病人群主要为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患者,由于痛觉减弱或消失,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伤口迅速扩大,造成足部溃烂、肢端红肿、变黑、坏疽等。15%的糖尿病病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

  引发足溃疡的原因通常有周围神经病变,轻微外伤,足畸形、水肿,缺血性病变,胼胝和感染。在美国,前三位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美国西雅图的一项糖尿病足病研究,对749名退伍的糖尿病军人进行了为期3.7年的随访,发现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夏科关节病、有截肢病史、尼龙丝感觉消失、有足溃疡病史和足背经皮氧分压降低。另一项关于足溃疡治愈后的跟踪研究,对468例足溃疡治愈病人的随访结果显示,溃疡复发率在第一年为34%,第二年为61%,第三年为70%,有截肢病史者溃疡复发率则更高。这468例溃疡治愈病人的截肢随访结果则为:第一、三、五年的截肢率分别为3%、10%、12%;其中有截肢病史者,第一、三、五年的再截肢率则高达13%、35%、48%。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对患者足部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各种神经 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微血管病变、足底压力增大、爪形趾等足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这诸多的危险因素和局部病理生理的改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糖尿病病人足部溃疡、损伤的形成。

  糖尿病足分为三种类型

  糖尿病足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案不同,如果混淆,极易导致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第一种类型是神经病变型。这类足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缺失等。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感觉神经病变多呈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异常甚至感觉缺失,使患者对温度、疼痛、压力等的保护觉减弱或者丧失,在有烫伤、异物、创伤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缺失保护觉的足就会发生足部溃疡。

  第二种类型是动脉缺血型。这类糖尿病足极易被误诊,导致的后果也最严重。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而“足”离心脏最远,缺血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第三种类型是混合型,即神经病变和动脉缺血同时存在。

  早期“糖尿病足”症状

  “糖尿病足”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腰椎病关节炎脉管炎等其他病混淆。老年人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肢体疼痛时,要进行血管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糖尿病足”如果病变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跛行症状,在行走约数百米甚至数十米后,出现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才能缓解。继续活动后,疼痛反复出现。随着病变的加重,出现疼痛的距离越来越短,从开始的能走几百米到最后只能走十几米,甚至几米。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病变会继续恶化,出现“静息痛”,患者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进入晚期后,脚上即使破了一点小口也非常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

  许多人对“糖尿病足”的危害认识不够,以为在小诊所抓点药,开点止痛片,贴个膏药,熬过冬天就没事了。但是,“糖尿病足”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如不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

  冬季 糖尿病足的护理准则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护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足部护理至关重要。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伤口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感染。那糖尿病足护理的准则有那些?

  糖尿病足护理的准则有:

  1、足部宜暖不宜寒:入冬后,糖尿病患者足部应注意保暖,可采用多种恰当的取暖方法,以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血液及营养供应,加速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但在取暖时应防烫伤。

  2、足部宜高不宜低:经常抬高足部可以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回流,防止代谢产物的蓄积。

  3、足部宜动不宜静:动则血运增加,静则血运缓慢。足部经常按摩或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但不可过量活动,以免增加足部负荷。

  4、足部负重宜轻不宜重:足部承受负荷量不宜过大,如身体过度肥胖、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均可加重足部负荷,致使静脉回流不良,酸性代谢产物产生过多且蓄积为害。

  5、穿鞋袜宜合适不宜过松过紧对糖尿病足护理有很大的作用: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较之躯干上肢阻力大,若鞋袜过松可致局部静脉瓣负荷量增加,影响静脉回流量及速度;但鞋袜过紧则压迫血管,致使血流阻力加大,对动静脉血流均不利,既不利于血供也不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

  6、足部宜净不宜污:特别在冬季宜每日用温水洗腿足,勤清洗更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及时清理鞋袜内异物,防止足部硬伤发生;注意清洁足部着力点角化组织,以免有碍血运而致过度角化使皮肤形成囊泡、感染促发溃疡。

  以上就是冬季糖尿病足护理的准则,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以希望糖尿病足患者一定要积极的保护好自己的足部,不要出现感染的现象。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