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创面处理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时间:2010-06-24 点击: 标签:

  

三、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足坏疽创面的处理:

我科在糖尿病足创面上的应用,总结了大量临床经验,加速了糖尿病足的创面愈合。

1.干、湿性坏疽-0期高危足的处理:

湿性坏疽-0期高危足:首先制动,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如红、肿、热进行性加剧,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等。干性坏疽-0期高危足:制动,休息,抬高患肢,减轻下肢缺血;内科治疗:扩管、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降糖调脂;介入治疗:超声消融、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下肢动脉搭桥;干细胞局部注射治疗;患者教育,注意足保护等。

2.水疱、血疱的处理:小的水疱、血疱可有自行吸收倾向,可不予处理,如较大的水疱、血疱或不能自行吸收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严格消毒下,用无菌注射器,在水疱、血疱低位处将内容物抽出使其干瘪,并涂以2.5%碘酒无菌包扎。外敷糖尿病1号、肤肌骨宁7号。

3.湿性坏疽伤口的处理:湿性坏疽多由感染所致,尽早行切开引流手术对于挽救患肢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切开范围要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清除坏死组织时要适度,避免清理过多,损伤正常组织。待以后再局部清理坏死组织,同时做细菌培养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果发生足底部脓肿,手术时必需切除部分跖腱膜,以通畅引流,同时切忌挤压,以防菌血症的发生。

(1)早期及时切开引流:对于减轻炎症、缓解皮肤张力、防止炎症向深部组织进一步发展有利。切口时应取脓肿或波动感最明显处。并尽量避开血管及神经走行,即顺行切开。

对皮下组织感染形成脓肿或蜂窝织炎的,致病菌已侵入深部组织,造成肌肉严重感染,形成局灶性或多发性小脓肿,必须切开引流排脓,防止小脓肿融合形成大脓腔,但避免挤压和过度冲洗,以免感染沿肌间隙蔓延扩大。

(2)清创:清创在糖尿病足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贯穿于糖尿病足坏疽治疗过程的始终,彻底的、过早的、过迟的清创,都不利于启动、维持伤口的正常修复过程。急燥地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对糖尿病足伤口进行所谓”彻底”过早的清创,往往起到事与愿违之效。所谓彻底,无疑是将坏死组织和仍有一定修复能力的组织一并剪除,势必扩大了创面,影响愈合。主张对创面分期分批蚕食清创,对已明确坏死的组织,及时清创,对于界限不清、难以确定是否完全坏死的组织暂时保留。随着全身基础治疗的加强,有些没有完全坏死的组织仍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即便观察数日后组织进一步坏死,只要创面引流通畅,到时再清创不迟。

对于失去生机的皮下组织、脂肪组织、筋膜、肌肉都应切除。

对坏死的肌腱,为保留患肢功能,做最大限度的保留。

对感染严重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者,可逐步清除坏死的碎骨片;对疑有厌氧菌感染或窦道较深、伤口脓性分泌物多、恶臭者,可用3%双氧水清洗;窦道必要时适时切开。

(3)缝合问题:原则上清创后的伤口不做缝合。因缝合会使皮缘缺血坏死、感染加重、皮肤张力增高。反而不利于创面愈合。

(4)肉芽生长阶段创面的处理:随着创面逐步的蚕食清创过后,伴随着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健康的正常的肉芽组织的形成和湿润光滑的创面,是最终上皮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形成健康正常的肉芽组织,早期的及时切开引流、适时的坏死组织清创、骨髓炎的纠正、抗生素的及时应用,都是正常肉芽组织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切忌肉芽组织的过度增长,不适时的、过度的增长促进肉芽组织转变为炎性肉芽,这种肉芽对上皮组织的生长极为不利。如何避免炎性肉芽的形成,除了保障上述正常肉芽组织形成的先决条件外,对于已经有迹象形成的炎性肉芽要及时予以清除。待创面基础条件好转后,再使其长出新的正常肉芽组织。

在肉芽生长阶段,注意保持创面环境的湿润,建立肉芽生长的良好微环境。若创面过于干燥,则应注意伤口的保湿,可在湿润的抗生素纱条外覆以凡士林油纱,减少创面水分的挥发,避免凡士林油纱直接接触创面,以防堵塞分泌物出口,使创面引流不畅。在换药揭除敷料时,避免粗暴操作,以免肉芽组织因每次换药时的细胞剥脱而重新回到或部分回到创面的炎性反应期,从而使创面愈合延迟;若创面渗出过多,可选用一些吸收能力强、通透性好的新型敷料,如纱布、无纺型,或者使用高渗盐水湿敷创面,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增加换药次数,保障创面的清洁和通透性。

在肉芽生长阶段,创面局部可用一些改善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以糖尿病1号为宜,避免用膏状、油状的药物。

(5)上皮生长阶段:成熟的肉芽组织和湿润光滑的创面是最终上皮生长的必要条件。注意创面的保湿与清洁。此期可以用一些促进上皮组织生长的药物,如生肌膏、生肌油、生肌纱条(块)、表皮生长因子等。

4.干性坏疽伤口的处理:先应用血管扩张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待坏疽范围局限,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时再行处理。手术时切除范围应尽量帖近患趾,以避免损伤其余足趾。如果相邻的两个或多个足趾坏死,手术切除时尽量保留足趾间的皮肤,,以减少愈合时间。

缺血性溃疡由于动脉硬化闭塞下肢缺血所致,可见于足部的任何部位,治疗时应以扩张血管为主,千万不可过早清创,待血运改善后再行清创手术。清创时范围要小,不可一次将坏死组织全部清除,以免造成创面扩大。

糖尿病足坏疽行截趾手术时,应尽量多保留正常皮肤,切除范围应跨过关节,祛除关节的软骨组织。对于肌腱的处理,如发现腱鞘感染,则对病变的腱鞘切开通畅引流,对坏死、感染的肌腱,沿肌腱走行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清除坏死肌腱或在该肌腱近端正常肌腱1cm处,切一1~1.5cm小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断肌腱,然后从原伤口将坏死肌腱抽出。如该肌腱大部分坏死、感染,则从该肌腱骨的附着处切断,从伤口抽出。这样可较好地避免感染沿腱鞘或肌腱蔓延。

神经性溃疡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多见于足跟部。因足跟部脂肪垫较厚,溃疡多较深,治疗起来困难,预后较差。如果神经性溃疡发生于其他部位,因血液循环较好,有效的清创可促进愈合

混合性坏疽多由小动脉闭塞和小静脉回流受阴引起,如果感染较轻,可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坏死通信线路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后再行截趾术。如果感染较重,处理大体上和湿性坏疽相同。混合性溃疡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所致,临床上最常见,治疗时要考虑血液循环情况,以扩张血管为主。清创时要谨慎,一次清理不要过多,采用蚕食手术局部清理创面。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