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并发症 > 并发症知识

中医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来源: 作者:时间:2008-12-03 点击: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截肢率和致死率,治疗费用不断上涨。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激增,有医学专家估计大约15%的糖尿病患者将或早或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防治显得更为迫切。
  
  重在预防
  
  中医自古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出现下肢病变时就要积极预防。既病防变是指出现了下肢病变后,通过积极的治疗,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的关键一是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情况;二是对已经出现的下肢病变进行合理的治疗。我们呼吁对未发现下肢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周围血管病医生更关注的是患者有没有动脉硬化,下肢的血管病变了没有,做必要的下肢血管检查。对已经出现下肢病变的患者要制定系统合理的治疗方案,建立危险因素评估体系,要求患者坚持治疗。
  
  分为四个阶段
  
  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规范尚未形成,很多医家都在不断地摸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通过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观察与临床实践,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虚实夹杂的复杂病证,其发展过程存在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过程。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气阴两虚、皮肤失养证,表现为肢体乏力、易疲劳为主症,足底异样感觉,可见皮肤瘙痒、干燥、脱屑、或有汗毛稀疏、脱落;继而是气虚血瘀、脉络阻滞证,以肢体麻木、疼痛为主症,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刺痛或灼痛,走一段路后出现腿部不适,或者夜里睡觉时也出现疼痛。皮色或紫暗有瘀斑,汗毛脱落;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虚血瘀、脉阻阴疡证,以皮肤溃疡或干性坏死为主症,肢体营养状况下降,并可见肌肉萎缩,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最终形成湿热瘀阻、脉闭筋骨毒腐证,以下肢或足部溃破见稠脓为主症,或深及肌肉筋骨,局部可见红肿,疼痛难忍,脓腐恶臭。正确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辨证用药,阻止疾病转变,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发生足溃疡怎么办?
  
  对于出现溃疡的患足,更要区分情况,分别处理。如对于脓腐较多,创面湿烂臭秽,多用清热解毒、祛湿托脓的方法,外用药物以祛腐为主,同时根据整体治疗的情况,适时清创,清创则又有“蚕食法”和“鲸吞法”之分。而后期创面脓腐已去,新肉不生,创面苍白,则应用益气养血生肌法及相应的外用药制剂;若出现创面紫暗,则应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由于目前市售的专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外用药物缺乏,医院多开发研制了院内制剂,这些,均应在整体辨证治疗的情况下正确选用。
  
  治疗和调护同样重要
  
  俗话说,“三分在治,七分在养”,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生活调护非常重要。基本的调护要求认真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餐前、后血糖在正常范围,还要检测控制好血脂、血压等指标。坚持注意合理的糖尿病饮食,一定要适量运动,严格戒烟,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要做好下肢,尤其是足部的保护。足部保护最重要的是选好鞋袜。糖尿病病人由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不能感觉出鞋是否合适,选鞋时应尽量宽松肥大,必要时可以定做合适的鞋。袜子要柔软、清洁、透气。洗脚的时候,需要严格控制水温,洗脚水的温度应该和人的体温接近,以避免烫伤。必要时可用水温计测定温度后再洗脚。同样的原因也不主张患者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取暖。
  
分享到:
栏目最新
热点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